第324章 三条对策-《大宋之风流才子》


    第(3/3)页

    “你且说来。”元昊也在怀疑,可有总比没有强。

    张元说道:“上策就是野利大人,上次也说过。但臣在这里作一个补充。首先隐藏于山地,是不可行的。因为现在与当时我们大夏不一样。那时宋朝对待我们夏族各部苛刻,如环庆路部署张凝领兵自白豹镇入蕃界,焚帐族二百余,斩首五千级,降九百余人,毁刍粮八万,获牛、羊、器甲二万(《长编》卷51,咸平五年正月丁酉),他们不把我们夏族各部当作人看。所以各族主动配合我们大夏祖皇出兵。可现在我们大夏因为用兵失误,特别是辽国这一次出兵更是使河套没有收成,雪上加霜。但是石坚在陕西实施的那一套虚伪的政策,是吸引了我们一些不明势理的部族的心。我们如果躲进深山,都有可能被一些贪图宋朝重赏的部族出卖。因此,我们只有走,而且离宋朝越远越好。据臣猜测,我们西夏只是那个石坚伸出来的第一刀,接下来是回鹘各族,甚至连大食都不能幸免。我们只有向西,到达宋朝兵力达不到的地方,才能寻找一块安乐的土地。如那欧洲,据说哪里的国家小,凭借我们强大的兵力,和士兵的勇敢,不难找不到了片乐土。”

    元昊头直摇,就是回鹘人的地盘他都不愿去,况且达几万里之远的欧洲,还有各部族听到他们去欧洲,有几个愿意伴随?

    张元一声叹息,他就知道这结果。他顿了顿,又说道:“那么只有中策。现在陛下举国真正投降宋朝,这将为宋朝少牺牲许多士兵,我想也会得一个善终。至少能够做一个安乐公。”

    听了他的话,许多大臣都欣然意会地相会看了一眼。当年投降宋朝的南唐,吴越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大臣还继续得到宋朝的任用。如果元昊采取这条策略,他们也可以保留住荣华富贵。

    元昊恚道:“你难道想我学李煜?”

    张元心想:我的陛下啊,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是宋太宗执政,他可是连哥哥都干掉的主,况且那个李煜一天到晚写什么碉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不杀他杀谁?现在这个老太后还是很仁慈的,听说那个小皇帝也不错。只要元昊没有反心,相信一条性命还可以保住的。

    但他知道这个元昊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他宁可做鸡头,也不愿做凤尾。

    于是他说:“那么就只有下策了。”

    “且说。”

    “下策就是现在契丹与宋两国联兵,看似声势更大,但两国都是面和心不和的主。还有那个契丹的瑶慧郡主也不是个善岔儿。”

    听到这里,西夏的几个大臣中聪明的,如掌管兵马的成逋克成、赏都卧、如定多多马、窦惟吉,还有几个谋臣眼睛都是一亮。不过随着黯然下去,在这两个人面前玩心眼,难度可是不小。

    张元继续说道:“石坚和我们来了一个阳谋,我们也可以和他来一个阳谋。”

    “快说。”元昊这才打起了精神。什么叫阳谋,就是明知道这是一个圈套,你还不得不上当。现在元昊也知道国家衰落,凭硬拼,也不可能有上次在贺兰山外大败契丹的功业了。而且那个石坚可不是辽兴宗,不可能上这个当的。

    张元说道:“陛下,现在我们都知道两国瓜分我们的地方了。”

    众人都点头。而且这消息还是石坚有意放出,那意思是叫河套的西夏人快逃,这样契丹只有得到一个空空如也的河套。同样,他们得到消息后,也迅速地印证。当然摆在桌面上,辽与宋都不会向元昊承认的。

    张元又说道:“现在我们将各部转移到甘肃瓜沙等州,饿了就去袭击回鹘人,以此来就食。然后在宋与辽国进攻我们大夏时,阻住宋朝进入银川平原,放契丹人进来。我们再退向凉州以西,凭借河西夏走廊狭窄,是一道长长的天险,也好守住我们残余的土地。”

    成逋克成听了眼睛一亮,他说道:“我明白了,这样一来,契丹得到了丰裕的银川平原,自然不肯放手。可协议中,这片地方却是宋朝的。这样一来,两国必然互相争执,最后非得发生战争。这样我们就伺机而乘。”

    张元点头称是。

    元昊也是一拍桌子,说道:“就是这条计策了。这才是真正的上策,张爱卿,多谢你了。”

    然而野利仁荣却十分地怀疑,真是好计策么?真是好计策,为什么张元将他放在下策上?可是他自己想想,这条计策也是歹毒之极,如果契丹人得到了银川平原,肯放手,那才怪。石坚同样也不可能计算了这么多年,为他人作嫁。这确实是一条阳谋,一点也不亚于石坚的那三杀。

    他向张元看去,却看到张元眼睛里也闪过一丝迷茫。这让野利仁荣更加感到不安。

    他这才想起,那个石坚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也许对于别人来说,是可解之题,可是对于他来说,却可以将计就计,反而化为自己的优势。

    只是自己想不出破解张元这条计策的方法罢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