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每辆货车的车厢内部都进行了简单的防震处理,铺上了软垫,文物被平稳地放入,尽量平铺,避免叠压。 一旦某辆货车被文物填满,司机便立刻发动引擎,毫不留恋地驶离博物馆广场,沿着预定好的路线,向着泰晤士河口的接应码头疾驰而去。 队员们搬运的速度极快,平均下来,大约每三分钟就能稳妥地装好一车。这不是胡乱塞填,而是在保证文物基本安全的前提下的极限效率。 就这么紧张有序地持续搬运了两个多小时,时间悄然来到了凌晨四点四十分。 终于,分配给大英博物馆的五十五辆箱式货车全部装满了! 具体搬走了多少件文物,此刻根本无人去精确统计。 但放眼望去,原本琳琅满目的各个展厅已然变得空空荡荡,但凡是被队员们认定为“好看”、“精巧”、“价值不菲”的珍品,几乎被一扫而空。 留下的,要么是体型过于庞大、难以搬运的巨型石雕、石碑,要么就是一些相对普通、常见的文物。 整个大英博物馆,仿佛被一场精准的文化飓风洗礼过一般。 所有货车都驶离后,王雷立刻清点人数,带上负责攻击博物馆的第一中队三支小队,迅速登上来时乘坐的客车,果断撤离现场。 临走前,他们还不忘从内部将那扇厚重的防爆大门重新关紧、落锁,制造出一种内部依旧“正常”的假象,尽可能地延缓被发现的时间。 凌晨五点时分,对讲机里传来消息,负责大英图书馆的第二车队也已完成装车,负责该目标的四支行动小队随即与车队一同撤离,前往码头汇合。 而负责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的第三车队,由于目标单一且集中,早在凌晨三点钟左右就已经装车完毕,并且那唯一的一辆货车老早就抵达了码头,上面的文物甚至已经优先被转移到了接应的“海螺号”游轮上。 伦敦警察厅大楼,十楼监控室。 靳南如同石雕般坐在控制台前,加密对讲机里传来了林锐的声音: “老大,所有货车都已安全抵达码头,正在紧张装船。第二中队和第三中队的队员也已经完成撤离,在码头与我们汇合完毕。” 作为特种大队的大队长,林锐在此次行动中并未直接指挥具体攻击,而是带领他的第1小队跟随第一中队行动。现在两个中队在码头汇合,自然由他这位最高现场指挥官向靳南汇报总体情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