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商洛这几日忙着与户部一起接收粮草。 通惠河通了以后,由兵部和锦衣卫监督,船只通行很顺利。 一船又一船的粮食从通州运抵京城,金濂负责让人把粮食搬到城中仓库。 随着通州粮食的到来,京城粮价迅速回落。 每天都有京兆府的人及锦衣卫盯着各家粮店,只要一涨价,就会被全部抓走下召狱,满门抄斩。 看着渐渐堆满的粮仓,商辂很开心,如此一来,京师就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也先大军在厉害,也不可能一直屯兵在城外不断进攻。 再过一两个月就入冬了,到时候人吃马嚼的,也先没有那么多粮草只能退去。 另一边,礼部尚书胡濙被孙太后叫到了宫里。 大臣们要朝廷派大员去请郕王朱祁钰和襄王朱瞻墡,给了她莫大的危机。 皇帝的糟糕表现让朝中大臣失去了信心,不可能再让他继续做皇帝。 本仁殿中,很多大臣都同意王直的提议。 只有极少数没说话,其中就包括礼部尚书胡濙。 而且,胡濙是先帝心腹近臣,很可靠。 “臣胡濙拜见太后,太后万安!” 跟随小太监来到仁寿宫,胡濙跪地行礼问好。 “免礼。” 孙太后示意胡濙起身。 “不知太后召唤老臣所为何事?” 胡濙不知道太后突然让人找他来干什么。 “哀家找你是想跟你说说前面本仁殿上的事,你对吏部尚书王直的提议怎么看?” 孙太后直入主题,对于忠心耿耿的人,她不会拐弯抹角。 “回太后,王大人此举没有什么不妥,只不过,老臣觉得王大人提的晚了一点。 这个时候,兴安公公应该已经到达淮安见到郕王殿下了。 王大人再去虽然是彰显朝廷的重视,但他到达淮安的时候,兴公公应该已经带着襄王殿下返回了。 此举可能会伤了襄王殿下的心。” 胡濙认为应该在土木堡之变传回来的时候就派个大臣跟兴安一起去请郕王和襄王。 现在搞成一前一后,显得朝廷不够重视。 “嗯,那你对朝中大臣大部分都赞同王者的提议怎么看?他们这是准备干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