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皇上,户部又快支撑不住了。” 每次听到林玉吉过来叫唤的时候,崇祯都忍不住叹气。 “还剩多少钱?” 现在大明的户部,天天都没钱。 因为朱慈烺对火器局的投入太大了。 一开始,林玉吉和一些文武百官对此颇有微词。 但因为朱慈烺的强势,以及崇祯还有明显的偏向。 他们抗议也不会在明面上抗议。 有段时间,户部确实受不了了,这群人才终于在明面上抗议。 可是,这种抗议对于朱慈烺来说,不疼不痒,不咸不淡,朱慈烺甚至懒得搭理他们。 直到倭寇来袭,东印度公司开始入侵大明岸边的时候,这帮人才终于明白,朱慈烺的良苦用心。 不管是倭寇,还是东印度公司,大明的水师都无法抵抗。 所以,海商出去了,却几乎不怎么赚钱。 原因很简单,他们出了海,就会被掠夺。 所以所谓的海商,也不过是把大海当成了一种出行方式,在靠近海岸线的地方航行,做的生意还是在大明境界。 也有一些胆大的,把生意做到了其他国家,但他们的遭遇都是九死一生,历经千辛万苦。 现如今,随着朱慈烺的两次大胜传到朝廷里,朝廷里的文武百官终于不再废话了。 也因为如此,让之前的一些海商看到了机会,他们借着朱慈烺的威势,尝试性的离开大海,开始盘活大明的经济。 这些好处都是肉眼可见的,文武百官终于无话可说了。 但,户部没钱了是真的。 如今朱慈烺居然还找户部要钱,要求制作大型的蒸汽机,这可把李世文给愁的不轻。 不给不行,给了户部就不行了。 于是,他习惯性的把这个事情说给了林玉吉听。 林玉吉没什么墨迹的,带着李世文来到了崇祯的面前。 于是,轮到崇祯头疼了。 “还剩十五万两银子。” 这个数量看似很多,可现在大明朝廷对于灾民的补贴更多。 这些钱扔在灾民身上,基本就属于九牛一毛。 这可把崇祯可愁坏了,他甚至想,要不退位算了。 把这些问题都扔给朱慈烺,他颐养天年,就不会被这些事情烦恼了。 就在崇祯为这件事情烦心的时候,周延儒有些激动的来到了朝廷之上。 “皇上,好消息!!!” 整个朝廷的人忍不住朝着周延儒看去,似乎等待着周延儒的嘴里能有什么好消息。 周延儒笑道:“皇上,京城土豆大丰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