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面前摆放的,又确确实实是土豆。 但不管怎么样,这是好事。 朱慈烺看着面前的一百斤土豆,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笑道:“这次,可能真的要改变世界了。” ...... 饥荒从崇祯元年便已经开始,崇祯十年进入高点。 随后,祸乱渐起。 百姓们民不聊生,被迫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才能有口吃的。 直到他们一路挨到了京城,一群人本以为他们能活下来。 可面对他们的,是京城轰然关闭的城门。 不仅仅是京城,但凡是个城池,面对他们都是这样。 这帮人以为自己死定了,他们躺在地上,张着嘴,一动不动,等待死亡的降临。 有力气的,则去参加所谓的起义。 正当这帮子百姓觉的他们这辈子可能就会这么过去,一辈子和吃饱饭无缘的时候,朱慈烺出现了。 不仅打败了反贼,和打败了大清,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朱慈烺居然会给他们放粮赈灾。 本来,即将在饿死边缘的灾民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可他们不能永远指望着朝廷养着,当他们吃饱饭,当他们思考着未来怎么过的时候,朱慈烺的政策又来了。 因为要搭建火器局,所以需要劳工。 每个劳工都有俸禄,虽然不多。 但一日两餐,保证能吃饱。 简简单单的一日两餐,保证吃饱,就已经暖了多少人的心。 于是,京城的灾民越来越多了。 同时,和京城一样待遇的,还有太原府的灾民。 只要是灾民,太原府和京城就来者不拒。 太原府那边有煤矿,要挖煤,那些都是劳力干的。 挖出来的煤给火器局,他们收。 同时不仅仅给太原府创收,还成功的收揽了这些灾民,让他们有饭吃。 这是双赢。 所以,大明现在基本上吃不上饭,或者觉的生活不如意的灾民们,都的朝着这两个城市蜂拥而去。 而京城的数量是最高的。 如今,大半年都过去了。 京城该搭建的建筑搭建完毕,甚至,火器局也搭建完毕了。 第(2/3)页